吉林大学汽车工程学院欢迎您

本科教学

课程信息
当前位置: 首页 > 本科教学 > 课程信息

教授专题讲座

日期:2021-12-22 10:17:41 作者: 访问量:

教授专题讲座

一、课程介绍

《教授专题讲座》是面向能源与动力专业本科生开设的一门专业教育选修课。本课程的目的是使学生了解能源与动力工程领域的学科发展动向。在学生掌握有关专业课的基础上,进一步开阔视野,扩展知识面,激发学生对本专业的兴趣。

课程的具体内容包括以下方面:新能源利用、强化传热、车辆的热管理、超低排放、新型燃烧模式、振动噪声控制技术、新型动力系统、内燃机尾气余热回收和电动汽车能耗评价等。教学内容包含理论16学时,期末考核采用学生交报告的形式。

 

Introduction

The "Professor Lecture" is a professional education elective course set up for undergraduates majoring in energy and power engineering. The purpose of this course is to familiarize students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disciplines in the field of energy and power engineering. On the basis of mastering relevant professional courses, students can also further broaden their horizons, expand their knowledge and stimulate their interest in this major.

The specific content of the course includes the following aspects: new energy utilization, heat transfer enhancement, vehicle thermal management, ultra-low emission, new combustion models, vibration and noise control technology, new power system, recovery of exhaust heat from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energy consumption evaluation of electric vehicles and so on. The teaching content includes the theory of 16 hours, and the final-examination is in the form of a student report.

 

 

 

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名称

教授专题讲座

课程编码

425202

英文名称

Professor Lecture

课程学时

16

课程学分

1

课程类别

专业教育课程

课程性质

选修课

开课学期

7学期

课内实验学时

0

适用专业

能源与动力工程

开课单位

热能工程教研室、内燃机教研室

选用教材

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工程热物理与能源利用学科发展战略研究报告2011-2020》,科学出版社,2011年

主要参考书

1. 中国科学院能源领域战略研究组,《中国至2050年能源科技发展路线图》,科学出版社,2012年

制定人

金英爱

制定时间

2019年3月

二、教学大纲

1、教学目的

“教授专题讲座”是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的一门专业教育选修课。本课程的教学目的是使学生了解能源与动力工程一些重要学科的研究发展动向。在学生掌握有关专业课的基础上,进一步开阔视野,扩展知识面,激发学生对本专业的兴趣。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为学生今后从事能源与动力工程领域的技术工作的不断发展和提高技术水平指出方向。

2、教学要求

教师要积极备课,对课程内容要融会贯通,切忌照本(幕)宣科。授课在多媒体教室,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课件,做到授课内容与大纲相符,注重平时成绩的积累,成绩评价体系标准真实、严谨、公平、公正、公开,能促使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3、预备知识或先修课程要求

要求学完工程热力学、传热学、流体力学等相关课程。

4、教学方式

课程由理论课堂组成。理论教学16学时,以课堂教授为主,讲授中采用多媒体授课和板书授课相结合,并配以适当的讨论。

5、实验环境和设备

无实验。

6、课程教学内容及学时分配

1章 新能源与环保的发展动向(2学时)

1.1 能源结构,新能源(1学时)

1.2新能源与环保的协调发展(1学时)

教学重点:新能源与环保的协调发展

习题作业:新能源的工程应用实例分析

学习要求:掌握新能源的应用特点,能够进行新能源工程应用实例分析。

2章 真空相变及强化传热(2学时)

2.1 真空相变技术(1学时)

2.2 热管的应用及强化传热(1学时)

教学重点:热管的工作原理

习题作业:热管的工程应用分析

学习要求:掌握真空相变技术,掌握热管的工作原理,掌握热管强化传热的分析方法。

3章 车辆热管理 (2学时)

3.1车辆热管理(1学时)

3.2乘员舒适性分析(1学时)

教学重点:车辆热管理应用分析

习题作业:乘员舒适性分析方法

学习要求:掌握车辆热管理工程应用分析方法。

4章 内燃机超低排放控制技术及新型燃烧模式(2学时)

4.1内燃机超低排放控制技术

4.2内燃机新型燃烧模式

教学重点:了解内燃机排放控制技术的发展趋势,掌握实现未来超低排放主要技术路线,了解和掌握内燃机燃烧领域的国内外研究进展及新型燃烧模式。

习题作业:内燃机燃烧和排放先进技术

学习要求:掌握新型燃烧模式及超低排放技术路线。

5章 内燃机设计开发技术与振动噪声控制技术(2学时)

3.1 内燃机设计开发新技术1学时)

3.2 内燃机关键零部件设计开发技术0.5学时)

3.3 内燃机振动噪声控制技术0.5学时)

教学重点:了解和掌握内燃机设计开发领域的国内外研究进展,内燃机设计开发技术,关键零部件技术及振动噪声控制技术。

习题作业:振动噪声分析方法

学习要求:了解内燃机设计开发方法。

6章 汽车新型动力系统(2学时)

6.1 基于构型的功率流动分析(1学时)

6.2 功率流分配的优化(1学时)

教学重点:基于构型的功率流的优化

习题作业:功率流动应用分析

学习要求:掌握新型动力系统的构型、功率流的平衡方程,以及功率流分配的优化。

7章 车用内燃机尾气余热回收(2学时)

7.1 尾气余热回收内涵及历史沿革(1学时)

7.2 有机朗肯循环复合余热回收技术分析(1学时)

教学重点:有机朗肯循环余热利用关键环节特征、要求及应对方案

习题作业:余热回收技术必要性及可行性分析

学习要求:了解余热回收技术的难点及前景

8章 电动汽车能耗建模与评价(2学时)

8.1电动汽车建模(1学时)

8.2电动汽车能耗评价(1学时)

教学重点:电动汽车能耗特点及全面评价问题

习题作业:电动汽车能耗分析应用

学习要求:掌握电动汽车能耗的分析方法

7、实验项目内容、学时分配、实验小组

无实验。

8、考核要求、考核方式及成绩评定标准

课程最终成绩由期末成绩与平时综合成绩两部分构成,其中期末成绩占70%,采用提交课程论文的形式进行考核;平时综合成绩由作业、课堂讨论等综合评定,占总成绩的30%

课程最终成绩采用五分制,采用优、良、中、及格、不及格进行评分。

9、其他说明

根据行业发展最新动态,授课内容可以有所更新。

 

上一篇:制冷原理与设备

下一篇:内燃机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