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大学汽车工程学院欢迎您

本科教学

课程信息
当前位置: 首页 > 本科教学 > 课程信息

汽车碰撞安全基础

日期:2021-12-21 15:14:59 作者: 访问量:

 

汽车碰撞安全基础

 

一、课程介绍

 

《汽车碰撞安全基础》是研究汽车碰撞时乘员保护的一门学科专业课,它既有系统的理论又有较强的专业性和技术性。碰撞安全性是汽车的重要性能,指汽车在碰撞过程中保证车内乘员和行人生存以及碰撞之后方便乘员安全逃逸和救援的能力。随着碰撞事故的频发及对汽车性能要求的提高,汽车碰撞安全性设计已成为各大汽车厂重点关注的问题。《汽车碰撞安全基础》课程作为一门专业课,是汽车车身专业本科生必不可少的专业知识。通过该课程讲授,使学生对汽车碰撞安全性有一定的了解并掌握相应的方法技术,丰富学生的专业知识,培养学生对该领域的研究兴趣。

本课程所讲述的内容有绪论、乘员碰撞伤害与伤害的评价、汽车碰撞安全性技术法规、车身结构安全性设计、乘员约束系统原理及设计以及汽车碰撞安全性试验,共6章。授课学时包含理论24学时,实验8学时。

 

Introduction

 

Automotive Crash Safety Basis is a discipline course on the study of occupant protection when automobile crashed. It has systematic theory and strong practicality and technicality. Crash safety is an important performance of a automobile which ensures the survival of occupants and pedestrians during crash process, and facilitates the escape and rescue. With the frequent occurrence of crash accidents and the improvement of automotive performance requirements, the design of automotive crash safety has become the focus problem for the automobile manufacture. As a professional course, Automotive Crash Safety Basis is essential expertise for under-graduates of auto body engineering. Through the lectures of this course, students will have a certain understanding of automotive crash safety and master the corresponding methods and techniques which will enrich students' professional knowledge and cultivate students' research interest in this field.

The content of this course includes: introductionoccupant crash injury and evaluation, technical regulations of automobile crash safety,  design of auto body structure safety, principle and design of occupant restraint system, test of automobile crash safety, total six chapters. The lecture hours include 24 credit hours of theory and 8 credit hours of experiment.

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名称

汽车碰撞安全基础

课程编码

422112

英文名称

Automotive Crash Safety Basis

课程学时

32

课程学分

1.5

课程类别

专业教育课程

课程性质

选修课

开课学期

7 学期

课内实验学时

8

适用专业

工业设计

开课单位

车身工程系

选用教材

主要参考书

1. 王瑄、李宏光、赵航,《现代汽车安全》,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 1997

2. 黄世霖、张金换、王晓冬,《汽车碰撞与安全》,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0.12

3. 张金换、杜汇良、马春生等,《汽车碰撞安全性设计》,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10.2 

制定人

君媛

制定时间

20183

 

 

二、教学大纲

1、教学目的

“汽车碰撞安全基础”是工业设计专业的专业选修课程,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汽车碰撞汽车安全性的研究内容,了解汽车被动安全性的基本理论、有关法律法规以及汽车被动安全性的试验方法,了解各种安全保护装置并理解其工作原理,掌握汽车被动安全性的设计原则、汽车碰撞中乘员的保护措施及部分仿真技术。

2、教学要求

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应对汽车碰撞安全性的研究内容有全面的了解,特别要了解并掌握汽车被动安全性的基本理论、有关法律法规、汽车被动安全性的设计原则、汽车碰撞中乘员的保护措施以及汽车被动安全性的试验方法。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汽车安全性特别是汽车被动安全性方面的基本问题,并基本掌握解决方法。

3、预备知识或先修课程要求

理论力学、材料力学、汽车与车身构造。

4、教学方式

课程由理论讲授和实验教学两部分组成,理论授课24学时,实验教学8学时。

5、实验环境和设备

车身实验室(自制碰撞比例模型、加速度传感器、数据采集仪)、PACE中心(高性能计算机)。

6、课程教学内容及学时分配

1章 绪论(2学时)

  1.1 安全性历史回顾(0.5学时)

  1.2 国内外安全性发展现状(0.5学时)

  1.3 汽车安全性研究的范围(0.5学时)

  1.4 本课程内容(0.5学时)

教学重点:汽车碰撞安全性研究内容及其重要性;国内、外汽车被动安全性研究现状与动态。

习题作业:无

学习要求:了解汽车碰撞安全性研究内容以及国内外研究现状与动态。

2章 乘员碰撞伤害与伤害的评价(2学时)

  2.1 乘员碰撞伤害的研究(1学时)

  2.2 乘员不同部位伤害的评价(1学时)

教学重点:乘员的伤害类型;乘员伤害的过程及主要评价指标。

习题作业:无

学习要求:了解乘员的伤害形式和主要评价指标。

3章 汽车碰撞安全性技术法规(4学时)

3.1 世界主要安全技术法规特点及项目(0.5学时)

  3.2 实车碰撞试验法规(1.5学时)

  3.3 新车评价程序NCAP1.5学时)

  3.4 座椅及转向系统法规(0.5学时)

教学重点:汽车被动安全的国内外标准和法规体系。

习题作业:无

学习要求:了解汽车安全法规和NCAP评价程序。

4章 车身结构安全性设计(6学时)

  4.1 乘用车白车身结构安全性设计(3学时)

  4.2 乘用车行人保护设计(1.5学时)

  4.3 商用车结构安全性设计(1.5学时)

教学重点:行人保护及商用车碰撞安全法规;乘用车白车身、行人保护及商用车结构安全性的基本设计方法。

习题作业:提出一种车身结构的安全性设计方案,给出结构设计示意图

学习要求:掌握白车身结构安全性设计基本方法;了解行人保护和商用车安全法规;掌握行人保护和商用车安全性设计基本方法。

5章 乘员约束系统原理及设计(6学时)

  5.1 汽车座椅安全带(2学时)

  5.2 汽车安全气囊(2学时)

  5.3 汽车座椅及头枕(2学时)

教学重点:安全带、安全气囊、座椅和主动式头枕的基本结构及分类;安全带、安全气囊的工作原理。

习题作业:提出一种约束系统的功能及结构设计方案,给出结构设计示意图

学习要求: 掌握安全带、安全气囊、座椅以及头枕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6章 汽车碰撞安全性试验(4学时)

  6.1 概述(0.5学时)

  6.2 实车碰撞试验(1学时)

  6.3 零部件模拟碰撞试验—台车试验(1学时)

  6.4 零部件台架试验(1学时)

  6.5 碰撞试验用人体模型(0.5学时)

教学重点:汽车被动安全性研究的各种试验;碰撞试验数据的采集及处理方法;台车试验的原理;碰撞用的人体模型。

习题作业:无

学习要求:了解整车碰撞试验以及台车试验原理;了解碰撞假人模型。

 

7、实验项目内容、学时分配、实验小组

序号

实验项目

内容提要

实验

类型

学时

分配

分组

人数

实验

地点

教学

要求

1

比例模型汽车碰撞实验

制作缓冲装置,安装实验台,连接信号采集系统及加速度计,采集并分析数据。

研究性

4

3

车身实验教学中心

依据实验效果进行评价:优秀、良好、一般、合格及不合格。

2

汽车碰撞有限元仿真

熟悉软件操作面板,建立CAD几何模型,建立CAE有限元模型,仿真计算,分析仿真结果。

综合性

4

1

8、考核要求、考核方式及成绩评定标准

课程考核方式为考查;成绩由平时成绩(20%)、课程作业(40%)和实验(40%)三部分组成;成绩采用五分制,分优秀、良好、一般、合格及不合格5个等级。

9、其他说明

无。

 

 

上一篇:汽车色彩设计概论

下一篇:汽车模型制作